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成都拉開帷幕,今年主題是“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本屆“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首次放在西部城市成都。
今年“雙創”有啥不一樣?“雙創”升級,如何解除后顧之憂?“雙創”升級版如何讓新動能更強勁?10月11日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和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今年“雙創” 有啥不一樣?
張燕生:市場社會政府的作用正在形成合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凡是雙創比較成功的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我們叫“三位一體”,也就是把市場無形的手,政府有形的手和社會和諧的手,把這三個手形成合力,這樣的話才能成功。從政府的這一只手來講,雙創能健康持續強勁的發展,它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雙創環境,這個環境包括人才環境,還有公共技術支撐的環境,其實政府的這只手對雙創的成敗是非常關鍵的。另外一只手就是社會的手,社會這只和諧的手,就是它能夠寬容失敗,能夠共享成果。從社會來講,社會的組織、社會的治理對雙創人的支持包括家庭,其實對雙創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就是市場無形的手也是非常關鍵的。
王冠:四年“雙創”周心態更成熟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從2015年第一個雙創周到此刻正在進行的第四個年頭的雙創周,我們縱向來看有什么變化?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的雙創周心態更成熟了。首先體現到每一個參與者,這些創業創新者心態更成熟了。在雙創周的會場我們看到年輕的創業者非常興奮,展示他們創新的產品可以做到多么精細化,卻很少有人談到我的項目估值有多少億美元了。實際上和過去初期經常見到的貨幣化乃至于有一些泡沫化的心態相比,更為腳踏實地了,更為沉淀了。另一方面其實我覺得也要為大家強調的是,我們進入到雙創周的第四個年頭,一定要談到從重“量”到重“質”的轉變,今年的主題叫“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說明這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和全國的共識。
“雙創”升級 如何解除后顧之憂?
張燕生:“雙創”需要五大引擎共同推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對雙創來講,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對它來說是非常重要。現代化產業體系有五個重要的因素,第一、雙創的本一定是實體經濟。第二、雙創需要一個科技創新的環境,一個創新鏈的支撐。第三、需要金融的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第四、需要人力資源,需要一流的大學。第五、需要一個使這四個關鍵因素協同發展的體系,這里面就離不開放管服,而且放管服是現代治理模式的放管服,它離不開財稅的支持,它離不開政府在創新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創造一個真正能夠激勵創新的環境,并且是一個充分的讓市場配置資源,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這么一個市場環境,比如營商環境方面,你注冊一家公司需要多長時間,你獲得一筆信貸需要多長時間,你獲得一個施工許可證需要多少時間,這些對于雙創人營商環境的效率和便利化是有直接關聯的。
王冠:“雙創”不是擊鼓傳花而是腳踏實地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幾年的時間雙創取得巨大成績,同時也要看到心態的調整和存在的不足。我特別想和各位強調的是,雙創不是擊鼓傳花而是腳踏實地,在雙創的初期很多時候強調的詞是風口,我要站到風口上,這個風口當然更多指的是資本的風口,或者是指一輪一輪融資能不能擊鼓傳花把它進行下去。從去年開始,我覺得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拐點,我們要看到的是成果,這種成果實際上更多是如何能夠形成它真正真實的價值,同時反哺當下的經濟和社會。
“雙創”升級版 如何讓新動能更強勁?
對于打造“雙創”升級版,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了八個方面政策措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二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三是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技創業;四是增強創新型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五是提升孵化機構和眾創空間服務水平;六是引導金融機構有效服務創新創業融資需求;七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八是強化創新創業政策統籌。
張燕生: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第一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現在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大家會觀察經濟增長動能是不是發生了轉換,結構是不發生了轉換,模式是不是發生了轉換?這個轉換的本質是什么?我們說科技創新可以用三個指標衡量,一個是研發強度,一個是發明專利申請的增長率,一個就是全員勞動生產率,我們用研發強度可以看到東部地區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經濟合作發展的平均水平,他們已經進入到了科技創新驅動的階段,而西部地區的一些地方,動能也在發生深刻轉換。
王冠:培育市場土壤 呵護“雙創”之花 結出升級之果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培育市場土壤,呵護雙創之花,結出升級之果。我們不僅是為了培養一部分人對于創業創新的興趣,也不僅是為了培養一部分時代英雄和幾位億萬富翁,雙創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是對中國經濟如何讓新動能引擎更強勁,讓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意義更為關鍵。
張燕生:企業 創新 金融 人才協同推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如果資本太著重于短期的回報,就會透支雙創者的未來。我在深圳做過一個調研,我問深圳雙創的年輕人,你們認為深圳作為最有創新活力的地方之一,它需要哪些條件才能夠發展的更好?深圳一些年輕的雙創人說,第一、他們希望有一個好的基礎研究支持,比如說一流的大學;第二、希望有好的基礎應用研究的支持,比如說科研院所;第三個他們希望有好的共性技術和公共技術的支持。因此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支撐體系,讓雙創的后勁更足。
王冠:用現代化市場服務體系為“雙創”插上翅膀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用現代化的市場服務體系為雙創插上翅膀,在雙創的初級階段我們可能看到了各地針對雙創打造園區提供物理空間,提供財稅支持,與此同時對相應的雙創人員子女就學,在本地買房方面等會出臺相應的優惠措施,這都很好,但是這一時的利好能不能帶來一世的成功?這一點其實我們特別需要思考,今天雙創的主體他們所迫切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服務體系,這也至關重要。
已有位網友瀏覽此新聞